•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购房指南
  • >
  • 2022年北京人均GDP达到19万元,保持领先水平
购房指南

2022年北京人均GDP达到19万元,保持领先水平

2023-03-26来源:烟台房产网2022年北京人均GDP达到19万元,保持领先水平

3月21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公报》,以丰富的数据记录了过去一年首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进展。统计资料公报表明,按常住人口计算出来,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9万元,保持各省区市领先水平。

GDP总量超强4.1万亿元

2022年,面临国内外多重超强预期因素冲击,全市坚决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着力稳住经济大盘。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10.9亿元,比上年快速增长0.7%。低收入、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呈现出保守下跌态势;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7%,运营在年度调控目标内。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4.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3万人。

在经济逐步恢复的同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行业持续充分发挥支撑造就作用,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9%,较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部分高技术产品生产保持较快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组、气动元件产量分别快速增长1.9倍、45.6%和36.5%。

有效投资稳步减少,全年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设备购置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55.7%,为近5年最高水平;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为15.7%,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消费升级趋势未改,金银珠宝、文化办公用品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维持增长,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在置换补贴等政策造就下快速增长17.1%。

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4.4%

2022年,全市持续推展“五子”同步服务和融入新的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新的消费新开发维持活力,新兴动能不断茁壮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1至11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3311.7亿元,同比增长10%;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构建技术收益16201.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1.7%,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全年数字经济构建增加值17330.2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快速增长4.4%,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6%,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基础设施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5%,追加5G基站2.4万个。年末相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快速增长8.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14.6%。

新的消费新的对外开放展现出活跃。全年限额以上杂货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构建网上零售额5485.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9.8%,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益7.7万元

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农村居民收入为77415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4.4%,低于城镇居民1.3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在全市一般公共支出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低收入、卫生身体健康支出占到比合计约40.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社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投向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管理的比重分别为42.3%和21.1%;全年住宅用地供应中,向保障性住房倾斜,多渠道实现租赁住房用地供应304公顷,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均比上年末有所快速增长。

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年末全市共计医疗卫生机构12211个、床位13.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2.2万人。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21个,备案博物馆210家,其中免费对外开放100家,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8个。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减少14.3公里

全市持续前进“大城市病”管理,人居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全年污水处理率为97%,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清运处理生活垃圾740.57万吨,日均2.03万吨;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共计32座,实际处理能力达到25111吨/日。

绿色出行服务持续优化。年末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1291条,比上年末减少74条;运营线路长度30173.9公里,减少1594.2公里。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7条,运营线路长度797.3公里,增加14.3公里。

2022年,全市粗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为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1%。全年追加造林绿化10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4.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9.3%,提高0.01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89平方米,增加0.27平方米,绿色沦为城市发展的亮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