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上升0.1%,农村上升0.5%;食品价格下降4.0%,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价格上涨1.2%。1至10月平均值,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4%。
“10月份,受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裕、节后消费市场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CPI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淑理解数据时认为。
从同比看,10月份CPI下降0.2%,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降幅不断扩大。食品价格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鸡蛋、牛羊肉、鲜菜和食用油价格也下降较多,降幅在3.5%至6.4%;鲜果价格由上月上升0.3%改以下跌2.2%。
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下跌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11.0%和5.1%,涨幅均有回升。
据测算,扣减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略有回升。
10月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维持扩张,不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下跌0.4%改以持平,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